大紅裙褂 歷史喜氣洋洋
26 October,2007
Click Thumbnails to Enlarge

褂裙是中國傳統習俗婚嫁時所穿的衣服,是清朝流落民間的宮庭工藝,中國人向以嫁娶可一不可再,因此對女兒出嫁的褂裙亦特別重視。「褂」是指上身的對襟衣,「裙則是下身長裙,七十年代以前是「黑褂紅裙」,之後便演變為「紅褂紅裙」,隨時代改變褂裙亦起著不少變化,五十年以前,以繡龍鳳、鴦鴦、花草等吉祥圖案為主;五十年代後,興起珠片珠石褂裙,圖案以龍鳳為主,取龍鳳「呈祥」與「情長」的同音寓意,到六十年代則開始有金銀線刺繡,圖案除龍鳳外還繡上五隻可愛的小蝠,寓意「五福臨門」,而五福是指「福、祿、壽、喜、財」,刺繡針法分別有平繡、迫繡及卜繡,而款式亦由長袖直身演變至現在的中袖修身,更可突顯東方女性的身段和優雅氣質,裙褂製作由畫稿至完工全部工序要以人手製作,為求圖案對稱,手工統一,刺繡必須由同一人完成,要完成縫製一套裙褂需時三個月至一年不等,其藝術價值足為新娘隆重的一天錦上添花。

裙褂吉慶滿場婚宴

隨著時代變遷,裙褂款式早已從傳統直膊、寬袍、扣花鈕,改良至百花齊放,例如斜肩、修腰以及中袖等設計,剪裁除了務求更能突出新娘子的體態美外,也為了可以看到新娘子所配戴的手鍊、手鐲等金器飾物。

前陣子,我們更透過名褂禮服的安排,採訪了一個別開生面的「裙褂吉慶滿場婚宴」,形容「裙褂滿場」絕不為過,基於新娘子龍太太對中式裙褂喜歡非常,婚宴當天,放眼盡是裙褂禮服。龍太太和龍先生不但同時穿上傳統裙褂、馬褂,最特別的,就是連姊妹團和伴娘均穿上不同款式的時尚裙褂,場面非常壯觀!

熱愛中國文化的龍太表示,她本身對對旗袍、裙褂等中國女性傳統服飾一直十分欣賞,「我知道褂裙的興起大約在二、三十年代,初時是黑褂紅裙,後來流行紅褂紅裙。婚禮對於我來說是以傳統作為莊重,因此結婚禮服便義無反顧地選擇裙褂了。」

至於龍太太姊姊團所選擇的褂裙款式亦包羅萬有,包括繡龍鳳、牡丹、蝴蝶等吉祥的圖案,而金銀線一起用多是繡龍鳳,龍用金線代表,而鳳則用銀線繡上。

鳴謝:照片由名褂禮服提供